
2025年9月8日,納斯達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一份文件,計劃推出代幣化證券交易業務。
若該計劃獲得批準,將標志著代幣化證券首次獲準在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交易,同時也將成為交易所運營商為將區塊鏈結算納入全國市場體系所做的最具雄心的嘗試。
納斯達克詳細闡述了交易代幣化證券的方式,建議如果代幣化證券被視為等同于基礎證券并享有同等股東權利,其交易應適用與原始證券相同的執行和記錄規則。
納斯達克還提議,代幣化資產必須有明確標識,以便交易清算和結算方(包括美國存托信托公司)能夠正確執行相關指令。納斯達克表示,代幣化資產在訂單執行中的優先級將與傳統資產保持一致。
這一請求不僅是技術性規則變更,還涉及股票定義、發行和結算的根本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決定代幣化是繼續停留在加密貨幣邊緣,還是融入華爾街的核心基礎設施。

納斯達克此舉正值傳統金融機構加大對數字資產和區塊鏈的布局之際,這也與華盛頓日益開放的監管態度有關。新任SEC主席Paul Atkins正推動制定清晰的數字資產證券化標準。
上月,SEC委員Hester Peirce表示,監管機構愿意與代幣化企業合作,但強調必須確保其充分披露所代幣化資產的性質。
所謂的代幣化證券是一種證券的數字化,而非直接持有標的資產本身。它們可以在區塊鏈網絡上交易,而非通過傳統經紀賬戶。代幣化被視為能提升市場流動性、支持碎片化持有,并為海外投資者擴大進入美國股市的渠道。
支持者指出,區塊鏈上的代幣化證券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交易,區別于傳統交易所在夜間和假日關閉的限制。理論上,代幣化還可實現近乎即時的清算結算,減少對傳統中介的依賴。
在向SEC提交的文件中,納斯達克表達了對發行方的擔憂:“納斯達克認為,證券代幣化不應剝奪發行人決定其股票交易場所和方式的權利。”文件還指出,納斯達克在是否賦予發行人選擇權上能力有限。

納斯達克表示,若其提案獲得批準,且中央清算機構的基礎設施投入使用,投資者將可在納斯達克購買股票,并以代幣形式完成結算,整個過程中訂單的路由、定價、監控及報告方式均無需改變。
假設美國存管信托公司(Depository Trust Company)的相關基礎設施屆時能準備就緒,美國投資者有望在 2026 年第三季度末見證首批以代幣形式結算的證券交易。